王铁军作为当地环保局监察大队长,其泄密行为恐怕还涉嫌违反《行政监察法》第四十六条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美国在1994年就已总结了针对污染土壤、底泥和地下水的十四大类、59种工程修复技术。高胜达则表示,应该通过制订法律法规,明确责任方或业主的责任,加大调查投入并动态完善修复方案,加强修复中环境监测和验收后长期监测,做好信息公开。

与国外相比,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存在污染浓度高、污染类型复杂、地质类型多样、地下水埋深浅(南方地区)、修复工期短等特点。长期以来,我国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防治缺乏足够重视,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关联性上缺乏认识。单纯引进国外修复技术并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的污染场地修复问题。案例北京市丰台区北天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异位修复技术示范项目主持者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魏文侠修复效果:修复采用了流化床与人工湿地联用处理技术。高胜达也认为,当前与修复技术配套的装备水平较差,可靠性不高,二次污染防治不力。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工修复)副总经理李书鹏坦言。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土壤及地下水修复产业发展相比水、大气污染防治较为滞后,但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水、大气污染防治。中国将有上百万的煤炭工人失业,相关的锅炉产业、机械产业将受极大的打击。
《方案》几乎断绝了所有年轻人想在制造业创业的想法。外资企业在中国积累的资产与盈利已经超过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尽管全球总体生产力已经足以让世界大部分人过上物质丰富的生活,但是人类复杂而残酷的淘汰运作机制,只能让少数国家拥有商品生产权力。去锅炉化,将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去燃煤锅炉的初衷是为了治理大气雾霾,或许这样的做法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方案》的提出是在新的《环境保护法》实施之前,新的《环境保护法》已经解决了政策法规不完善的问题。笔者非常不愿意看到的是,2017年中国出口会大幅下降,中国将进入进出口平衡甚至逆差时代。

无限制地增加燃油汽车,同时取缔燃煤锅炉的使用,最终将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废除,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这47万台燃烧锅炉可以说是中国工业的动力之源。在美国的无烟工业城市旧金山,在滚滚的车流之中,笔者同样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在中西部地区少数的工业只能生长在地级市或省会城市之中,只有这样,人才和交通等软硬基础设施才可以让中西部的企业生存下来。
大部分工业热动力都靠燃煤锅炉,中国总共约有47万台燃煤锅炉,平均容量是3.8吨。中国有丰富而便宜的煤炭储备,为燃煤锅炉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燃料来源。没有外资,当然就容易被妖魔化!君不见,前几年主流经济学家齐上阵妖魔化中国高铁事业,危言耸听中国高铁危局。烟尘、二氧化硫的去除在技术上难度并不大,投资也不大,企业完全可以承担得起,环保部门也完全可以监管到位。
对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讲,燃煤环保设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也是他们不熟悉的领域,这需要政府环保部门更多督导,教育和培训。至于脱硝装置成本比较高,中小型燃煤锅炉也不一定都要安装。

我们看到江西、贵州等中西部地区的空气污染就相对轻很多,无工业的西藏自治区空气质量不比任何一个西方发达地区差。汽油涨价,中国人可以少开车或不开车;天然气涨价,中国企业开不了工,没有了工业生产,中国还靠什么成为世界大国呢?再次,中国进口天然气不是简单地花费数百亿,上千亿美元外汇储备进口天然气,有钱就可以了。
中国的煤炭有的含硫量比较高,导致二氧化硫排放比较高。外资企业赚钱注意吃相,中国人往往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每个地区都有锅炉检测监管机构,他们完全有办法提高锅炉的运行水平。其次,中国的煤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取缔燃煤锅炉之后,只能永远地埋在地下,得不到有效利用。中国华北、长三角洲地区空气污染与这些地区过多的重化工产业集聚有莫大的关系。《方案》中提到,工业燃煤锅炉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气化物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3%、27%和9%。
我们的环保部门为什么不多给中国的燃煤产业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信心呢?凭什么就认为中国大大小小的工业燃煤锅炉达标排放无可救药了呢?根据国家环保部数据,汽车产生的氮氧化物占全国排放总量的29%,我们是不是应该限制汽车的增加呢?中国毕竟每年新增汽车二千多万辆,每年需要增加大量的石油进口,消耗大量的外汇储备。总之,中国一旦依赖上进口天燃气,中国工业能源的命运就交给外国供应者了。
燃煤锅炉每年的排放在减少,而中国北方的雾霾却有增无减。中国的人均钢铁产量,只是刚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人均钢铁拥有量,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
如果中国燃煤产业链需要外资的拯救,才能避免被妖魔化,只有让外资低价收购相关煤矿以及上下游产业才能避免被妖魔化,这或许是一个无奈却双赢的选择。因为,外资为争夺有限的外汇将会争先恐后地从中国撤资。
别的产业就没有如此幸运了。幸好,中国高铁的成就是大部分普通民众都能认可的,阴谋才没有得逞。中国的燃煤产业链是中国极少没有外资的产业链。现在宣扬中国制造成本已经超过美国的文章满天飞,去锅炉化不是更好地配合这种舆论了吗?地级市建成区以上的中小锅炉怎么也有一二十万台吧,如果在2017年到来之前,让这些锅炉通通停下来,这不是间接让中国去工业化吗?有人或许会说《方案》是鼓励用大锅炉,取缔小锅炉,没有说要取缔所有锅炉。
锅炉生产厂家除了卖锅炉还应该负责除尘、除硫装置的安装与使用,保证能达标排放;锅炉使用者要保证购买合格的煤炭,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在淡季的时候,如果一个产业园中只有一两个企业需要蒸汽,其余数十家都不需要,这样的供气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如果过度地限煤,类似于龙煤这样的事件还会更多地出现。如果中国不主动去工业化,美国的再工业化就不会轻轻松松实现。
中国重化工产业布局不合理,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一大弱点。但是,每一个地区都能保证当地集中式的工业园能在2017年前建成并投产吗?更不用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企业生存尚且艰难,搬迁就更难了。
天然气的使用成本是燃煤的三到四倍,在当前的低价油气时代,天然气的成本还如此之高。而中国每年新增汽车两千万辆,以每辆汽车平均100千瓦的功率计算,中国每年新增汽车的总功率为20亿千瓦,已经远超过47万台燃煤锅炉的总功率。被妖魔化的燃煤产业链。因为烧生物质的成本是烧煤的两倍,烧天然气的成本是烧煤的三到四倍。
华北的大气环境容量已经远远超过限值,那么,我们需要做的是控制企业的气体排放量,或是将企业搬迁到环境容量有额度的其他省份去。解决问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态度和迅速的行动力。
中国北方雾霾为何如此严重?十几年前,大家只关注北京的沙尘暴,自从美国驻华大使馆关注雾霾之后,全民开始为这个问题着急。在中国大气环境容量已经超过极限值的地方,比如河北某些地方,限制和取缔部分燃煤锅炉是非常正确的。
我们的煤炭企业以前为何如此懒惰,只要将煤炭挖出来,装上车运走就能赚大钱?他们为什么不能处理一下,添加一些什么化学物质,将煤块处理一下,更有利于燃烧,有利于环保?如果因为有些煤炭有问题,就取缔燃煤锅炉,这就好比食品、药品有问题,政府不去监督生产厂家,倒责怪消费者购买这些不合格产品了。如果石油又重归150美元一桶,天然气成本还会大大增加,中小企业因为能源成本增加而大批量地倒闭将不可避免,整个国家经济将陷入危机之中。 |